在志愿填报决策过程中,有一个重要的环节,就是进行专业选择及排序。而这个环节的基础工作就是要掌握专业分配的三种模式。
总体来说,专业分配的三种模式包括:分数优先、专业清和专业级差三种。
我们来简单地说一下每种模式的含义。
分数优先就是进档考生专业分配的时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队,优先解决高分考生的问题,第一名考生解决清爽后再解决第二名考生的问题。以此类推,分高的考生具有选择专业的优先权。比如北京联合大学章程规定:对于进档考生,学校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,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,专业之间没有分数级差。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,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,将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,随机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,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,将予以退档。
专业清就是进档考生转业分配的时候按照志愿进行排队,该校有多少专业招生,考生就排成多少队,第一志愿报某专业的考生站在某专业的队伍里,然后按照一定标准择优录取。如果一个专业生源充足,就不会招收二志愿的考生,只有当生源不足的时候,二志愿的考生才会有机会。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章程规定:学校不设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,按考生报考我校志愿先后顺序录取,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,并按高考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,在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,优先录取外语、数学、语文分数高的考生。
专业级差就是进档考生专业分配的时候,对于某专业而言,二志愿的考生也是完全可以跟一志愿的考生进行竞争,只要分数足够高。说到底,专业级差的本质也是分数优先。比如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章程规定: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分布设定级差分数,第一、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或2分,第二、三专业志愿级差为2分或1分,第三、四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或0分,以后专业志愿级差分为0分。录取时以最大程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时的级差分为最终设定值。对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,扣除相应级差分数,按第二专业志愿排序,依此类推。
应该说,每个大学三种专业分配模式必居其一,具体属于哪一种,在招生章程中会明确规定。每种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考生。一般来讲,与考生实力相匹配的高校不止一所,在这些高校中就要选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模式。分数优先和专业级差的模式对于分数高的考生有利,分数低的考生就要规避,而应该尽量选择专业清的高校。
|